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蕲春600多名辞退的教师在被领工资。

    柳畈部落     2017-07-05 07:57:56     浏览:0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柳畈部落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楚天都市报讯(记者梁传松)自去年底以来,蕲春县10余名2010年被辞退的教师不断上访,他们怀疑“工作被顶替,工资被冒领”。记者4月11日赴蕲春调查,由于财政局人员信息库多年没更新,系统仍有600多名辞退的教师在被领工资。
       据今年53岁的张胜前介绍,他1982年在蕲春县管窑镇一小学任民办教师,2010年,由于政策调整,大部分民办教师被辞退。去年3月,其家属由长年生病,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户,但在省审计厅对贫困户资格认定审查时,发现其是财政供养人员,不符合扶贫对象。
       张胜前介绍,自从被辞退后,教育局便停发了他的工资,怎么可能成了财政供养人员?但调查的人员出示一张工资条让他惊呆了,该工资条显示,其为在职人员,系民转正专职教师,2015年每月核定工资标准为3793.5元。
       张胜前怀疑,当年自己有可能从民办教师转正了,这些年来,一直有人在冒领他的工资。随后,张胜前与一起被辞退的同事前往县财政局查询,部分人发现,在蕲春县财政局的人员信息库上,均发现自己转正的信息,并一直在发放工资。
       张胜前介绍,他原来工资每月一直是250元,2009年涨到350元,2010年被辞退时涨到450元,没想到转正后工资2015年涨到了近3800元。张胜前说,他们调查到,像他这样情况的,蕲春共有600多人。
       “按每月3000元的工资算,7年来我也有25万多的工资被人冒领了,600多人共有1.5亿多元遭冒领。”张胜前算了一笔账。
       蕲春县教育局一名姓田的副局长接受采访时介绍,2004年,根据《蕲春县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实施方案》,在2010年春一次性全部辞退了该县的代课教师,根本不存在冒领这些人工资的情况。至于张胜前等人为何被告之是财政供养人员,而且有工资条,建议记者前往财政部门查询。
       蕲春县财政局预算股副股长石沦生介绍,2003年,财政部和省财政厅要求,运用软件管理系统,组建财政供给人员信息库,按时当要求,民办教师属于“非税支出类人员”所以民办教师都列入了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。
       石沦生说,在实际操作中,财政局对工资的发放,并没有按信息库上的数据提供给工资,而是按教育局上报的部门预算表实行实名制发放。
       张胜前辞退已有7年,为何还保留在财政人员信息库中?石沦生解释,一方面是他们平时没有修改信息库的权限,只能在每年1月份和12月份才能进行修改;二是教育局辞退这些民办教师时,没有向财政局提供资料,所以导致信息库数据失真。
       记者从蕲春县财政局了解到,目前像张胜前这样情况仍有600多人。 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